close

p01.jpg

「流」獲得直木獎九位重量級評審全票通過的滿分奇蹟,東山彰良(筆名王震緒)是繼1955年的邱永漢、1968年的陳舜臣後,第三位獲得直木獎的台灣人。

 

「流」的時空背景,要追憶回一九七五年的台灣,那個時代的人,經歷日據時期、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逃到台灣、霧社事件、戒嚴等國民黨建國大事件,這些事件在求學時期早已被植入所有人的腦海,再次看到求學時期的歷史事件,不免心中充滿澎湃。「流」是為了日本人而寫,但受台灣教育的我們,在看著這本書時,感觸就如葉秋生踏入中國時,滿是回憶、滿是鄉愁。

 

作者的幽默,在作者序中就能窺探一二,不同於經典文學那深沈的自我意識文字,東山彰良滑稽、略帶口語又直白的文字,就是他的個人魅力,可能因作者家中本身故事太過離奇,閱讀時一度以為是結合了鬼怪的推理小說,最後才發現,啊!原來作者僅是想寫爺爺的故事啊。

「流」是為爺爺寫的故事,裡面充滿了對家人的感情、羈絆、想念,爺爺經歷國共內戰,為國民黨效勞,於戰爭時期殺了數十人,後來國民黨逃至台灣時依舊蓄勢待發反攻大陸,在台灣生活時,還是時時刻刻擦亮手槍準備戰鬥,爺爺也如現在的退役男人一般,時不時就提起當年勇,卻在一九七五年被人殺害,「流」是葉尊麟的故事,也是所有那個時代人們的回憶。

 

當戰爭重啟時,憤怒將會引領他們前往戰場

 

在閱讀經典文學時,常會思索什麼才是我們現處的這個世代的核心,什麼才能象徵我們,如電影「十年」,代表了這個世代的香港人,那執著、擔憂、憤慨,台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政黨輪替、新舊議題夾雜於我們的生活中,舊的問題沒解決,新的問題卻不斷出現,關心時事的人、投身政治的人、苟且偷生的人、不聞不問的人,皆圍繞在我們的身邊,不同時期的人們有著不盡相同的憤怒,而這樣的社會現狀,就是我們的憤怒。

人在處於憤怒狀態時,連竄動而過的希望,都能憤慨不已,對此咆哮大罵,但作者的幽默與魅力,著實讓人會心一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棄業根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