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1232755-ed2e54f7-me.jpg

今年第54屆金馬獎中,最受矚目、呼聲最高的就是「血觀音」及「大佛普拉斯」,這兩部電影分別以女性及男性的角度描繪台灣的社會樣貌,雖同樣訴說台灣的電影,但可以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時卻又緊緊相關著,有著不那麼直接的因果關係。

今天不說血觀音中的台灣社會、政治特有的貪腐及險惡,畢竟名人、政客及財閥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有人關注或保護著,但底層人民的狀況卻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在意的人少之又少。

大佛普拉斯除了黑白的影像、導演時不時跳出來為大家講解劇情等電影特色,就我個人而言,最吸引我的是這部片把台灣真真實實的樣子帶給了大眾。

真實的部分不是指電影中充斥著粗話(雖然某方面來說也是啦),而是完全可以看到台灣底層人民的生活。這部片中的底層人物中心代表就是肚臍及菜圃,他們兩個是朋友,時常聚在一起閒聊,過著非常無聊但又辛苦的生活,看起來很正常,但看起來很正常的這個想法,其實就是台灣社會慢慢影響我們思考的其中一環。

不需要特別提醒,大家都知道這部片其實不是什麼喜劇,片中節奏除了特別場景,其他時候(尤其肚臍跟菜圃出現時)的音效、配樂都非常的平緩,既不激昂也不特別悲傷,我想是因為這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周遭的一個故事而已;但非常諷刺的是,這部片完全可以說是公認的台灣社會悲慘樣貌,看完後也不會有誰覺得心情愉悅,但為什麼我們對真實生活中可以漠不關心,但對電影就這麼的具有憐憫心呢?

今天,也希望能透過介紹其他兩本關於底層的書籍,讓大家能更認識底層社會、人民,同時也試著想想自己能做到什麼,即便想完之後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也無妨。

 

絕望者之歌 美國勞工階級白人的

想到美國的不公不義,大部份的人最直接想到的應該是種族歧視吧!

美國黑人受到不平等待遇、歧視等問題,一直是美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之一,這部分的問題不只能從電影、新聞中看到,許多書籍也有相關的故事及分析、探究。但像標題中所說的,這次想分享的,其實是美國底層白人的問題。

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自傳書,跟許多自傳書一樣,作者靠著自身努力從貧窮的小伙子變成了成功人士,並與大眾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等等,而這類書也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當你不滿這個社會,想提出抗議時,大家只會覺得你不夠努力,只因為他們看到了千萬人中的一個成功案例。

但絕望者之歌不同於其他自傳,作者在說中明確地說出,自己能成功是因為有許多貴人,作者的姥姥、姥爺、姊姊、女友等,他相信要不是這些貴人,他必定無法成功。

成功不是一個完全不靠外界力量就可能達成的事,當身邊沒有人告訴你好好讀書、認真努力會讓生活好一點的時候,你不會對自己淒慘的成績有任何感覺;當你出生在一個媽媽因吸毒毀了一段又一段婚姻及工作的成長環境,而身邊所有朋友的家庭狀況也相去不遠時,你根本無從得知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只會覺得自己這輩子的生活就是這樣;這對我們來說一定很難想像,但就像是一個完全沒受過教育的孩子,你要他發明一台機器一樣,這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天馬行空。

作者在成功的路上,經歷了多次的痛苦,做了許多錯誤的決定,雖然他最終成功了,他這絕對不是只因為他「努力」克服了,而是因為有許多貴人在他身邊,而這些人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一個人他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而要讓這些人在他的成功之路上成為貴人,絕大多數是運氣,而不是大家口口聲聲說的努力。

真實又直搗核心的提及了美國白人勞工階級的問題及狀況,並屏除掉不切實際覺得只靠努力就會成功的思維,是這本書很棒的一個部分。

 

業的盡頭 印度青年的束縛與掙扎

業的盡頭是由一名《紐約時報》特派員撰寫,透過報導的方式產出了七篇不同地區、身份、階級及樣貌的故事,七個故事唯一相同的是都是印度的年輕世代,因這本書,是屬於這個世代的憤怒與希望。

印度是個很奇妙的國家,她融合了現代與傳統。這個國家的傳統是由許多宗教建立而成,這些宗教都具有非常強烈的存在感及嚴厲的規範,他們不配合時代的演進,堅持最初的規章,更不可能答應與其他宗教融合,導致各宗教間的爭鬥越演越烈,這就是印度包容個宗教並存後所面臨的問題。

印度因宗教因素導致底層人民無法翻身的其中一個狀況就是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他比一般因出生環境、財富狀況所劃分出的階級更具有約束力,像是不同階層的種姓不可結婚、底層階層不可能享有高層種姓的資源,雖然有少數特例,但大多數人即便努力也無法改變。

雖印度政府嘗試改善狀況,但也都只是規劃不完善空有外殼的政策改革,像是讓印度女性可上學,享有跟男性一樣的教育福利,但當學校老師根本無法與學生人數相平衡,學生上學無法得到充分的資源、知識,蹺課也無從得知,因無人管理也無法管理,甚至出現了老師根本沒出現在課堂上等狀況,虛有其表的改革根本毫無效益。

而《業的盡頭》這本書除了上述例子外,有底層種姓階級年輕世代靠著家人的支持及鞭策,成功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故事(故事中的好日子是指經濟上,但階級依舊無法突破),也有因打破了宗教的規範,最後被自己家人殺害的例子,而「業」在這本書中並不是指事業、學業,而是指宗教裡所說的「業障」,業是指一個人的言行所造成的善與惡,以宗教的說法,每個人都會因上輩子的業障,在這一輩子有特定的業(任務),而本書中的業講的就是印度這個國家的業、人民的業,及帶有一點作者自身的期待,期望看到年輕世代如何擺脫過去的業(束縛),開創新的印度。

 ​​​​​

arrow
arrow

    棄業根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